浩天教育致力于打造优质Essay代写、Assignment代写机构,「新客首单立减5%」长期有效!

HotEssay论文网 - 新闻动态 - 行业动态 - CiteScore是什么?CiteScore与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
新闻动态
最新发布
热门文章
联系我们
行业动态

CiteScore是什么?CiteScore与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

来源:原创 发布日期:2021-09-18 14:49  阅读: 作者:HotEssay
文章导读:近年来,对Scopus数据库的研究和以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的文献计量学、科学计量学研究越来越普遍。2016年12月8日,爱思唯尔(Elsevier)依托Journal Metrics(JM)平台最新公布了衡量期刊影响力...

  近年来,对Scopus数据库的研究和以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的文献计量学、科学计量学研究越来越普遍。2016年12月8日,爱思唯尔(Elsevier)依托Journal Metrics(JM)平台最新公布了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CiteScore,再次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。

citescore
CiteScore

  文章目录

  研究对象和方法

  结果和分析

  结论

  文章正文

  JCR中的核心指标是期刊影响因子(Impact Factor,IF),而Scopus数据库的核心指标是CiteScore。CiteScore被定义为:某期刊前3年发表的文献在统计当年被引用次数除以该刊前3年发表的文献数。

  CiteScore和IF是同类指标,都是某期刊一定引证时间窗口内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。二者的主要区别有3个方面:(1)引证时间窗口不同:IF的引证时间窗口为2年,而CiteScore为3年;(2)IF和CiteScore的分子和分母所包含的文献类型不同:IF分子为期刊所有类型文献被引频次,分母仅计数可被引文献(论文和综述),而CiteScore分母为期刊所有类型文献;(3)引证数据来源不同:计算IF所用的被引频次来源于WoS,而计算CiteScore所用被引频次来源于Scopus。

  本研究对不同学科期刊CiteScore和IF进行了全方位比较,探讨CiteScore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及其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。

  研究对象和方法

  依据JCR数据库中的学科分类,选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各4个,选择标准:(1)集合半衰期有明显差异;(2)学科规模较大,期刊数量较多。最终确定的4个自然科学学科包括纳米与纳米技术、能源与燃料、统计与概率论、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,4个社会科学学科包括伦理学、传播学、政治学、历史学;(3)2个特殊学科,是指发表非可被引文献(观点、消息、动态等文章)较多的学科,主要包括医学(以综合性医学为代表)和交叉学科。

  期刊选择的标准:(1)JCR和JM均收录,保证期刊既有IF又有CiteScore;(2)JCR数据库中期刊自引率<10%。

  结果和分析

  纳入研究对象的8个学科期刊总数为380种,CiteScore和IF的平均值分别为2.080和1.894,标准差分别为3.003和3.217;最大值分别为23.85和35.267,中位数分别为1.200,和1.066。

  选定的4个自然科学学科中,纳米与纳米技术、能源与燃料2个学科集合被引半衰期较短,属于老化速度较快的学科,统计与概率论、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2个学科集合被引半衰期都大于10年,属于老化速度较慢的学科。社会科学学科集合被引半衰期普遍较长,伦理学集合被引半衰期相对较短,在社会科学中属于老化较快的学科,历史学科则老化速度较慢。

  各学科期刊CiteScore中位数均大于IF,总体趋势是,老化速度越慢的学科CiteScore>IF表现越突出,比如统计学与概率、传播学、政治学、历史学等,CiteScore和I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8个学科中CiteScore和IF均表现为高度正相关,相关系数最高达到了0.982(纳米与纳米技术),相关系数最低者也达到0.767(伦理学)。说明,无论CiteScore和IF绝对值大小,二者用于期刊影响力评价呈现高度一致性。

  由于CiteScore采用3年引证时间窗口,使多数期刊被引频次在更长的时间窗口内得到较充分的释放,因此多数期刊CiteScore>IF,尤其是被引高峰来得较慢的学科(长半衰期学科,即老化速度较慢的学科)表现更加明显。与IF相比,CiteScore更加有利于对较长半衰期学科期刊的评价。同学们在需要引用的情况下,可以参考: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规范有哪些?

  结论

  (1)CiteScore和IF具有高度相关性。不区分学科的情况下,380种期刊的CiteScore和IF的相关系数达0.922;区分学科的情况下,在8个学科分别对期刊CiteScore和IF进行相关分析,相关系数多数大于0.9。尽管在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医学期刊,由于CiteScore和IF分母计数的不同出现了多数期刊的IF大于CiteScore,但是,二者的相关度依然达到了0.871。说明,无论CiteScore和IF绝对值高还是低,用于期刊影响力评价和排序,二者呈现极高的相关度。

  (2)在社会科学和其他慢移动学科,CiteScore表现出一定优越性。在选定的8个学科中,均表现为CiteScore>IF的期刊占多数,长半衰期学科尤其突出,如社会科学中的传播学、政治学和历史学,自然科学中的统计与概率论(学科集合被引半衰期>10年),94种期刊中CiteScore>IF者达65种,CiteScore

  (3)多学科和综合性医学期刊CiteScore和IF差异较大。多学科期刊和综合性医学(不排除还有个别学科)期刊多数表现为IF大于CiteScore,少数期刊,如著名的综合性期刊Science、Nature,综合性医学期刊Lancet、JAMA、NEJM等的CiteScore和IF差异极为显著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iteScore的计算公式中分母采用的是各期刊发表的所有类型的文献数,而IF的分母仅为研究论文和综述的数量。

  以上就是小编给同学们分享的CiteScore与影响因子的比较,大家需要多用点心去理解。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!

本文关键词:CiteScore 想了解更多关于CiteScore的文章请点击:CiteScore

特别声明: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,旨在帮助留学生学会如何写留学作业论文以顺利完成学业之目的,部分留学论文作业格式范文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之用。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,我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。
本文标题: CiteScore是什么?CiteScore与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       本文地址:http://www.toutiaoliuxue.com/news/industry/2011.html
相关资讯
范文案例
相关评论
说点什么吧
  • 全部评论(0
X微信二维码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allen52116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好友!